【威年催眠秀】新獨居時代 E06:新獨居時代:用最好的生活取悅自己,獨處就不算孤獨 feat. 張嘉玲

怎麼還沒睡?是不是在等威年催眠秀?《威年催眠秀》 Podcast 第二季開播,陸續邀請 12 位來賓暢聊如何在「新獨居時代」裡自得其樂,辛辛苦苦掙到的生活品質,你大可以理所當然地獨自享受。

這集分享住辦合一的獨居形式,坊間人稱「社群教母」的張嘉玲,經營行銷與社群觀點的自媒體「加個零的社群觀察」,曾在共生公寓「玖樓」居住近一年的時光,出社會後和三個陌生人同住一房的特別經驗,是她人生中的重要經歷。

身為自由工作者的她,前陣子選擇一個人住,透過自律、儀式感和溺愛自己,體會到最好的生活,就是懂得讓自己舒服過日。


威廉(以下簡稱 W):因求學而開始漂流在外的女子,如何從依賴到獨立,到最後想選擇一個人住的心境轉變?可分享幾個有無室友(伴侶)的生活差異。

張嘉玲(以下簡稱 Z):住在〈玖樓〉的時光,我在同志室友身上學到看電影不僅要開紅酒,還要準備起司拼盤;我們一起去超市購買食材自己烹煮晚餐,在充滿陽光的窗邊閱讀社會學書籍。這些讓我了解「活著」與「生活」原來在品味與品質上有如此大的差異。

一個人住,雖然有時看 netflix 也會感嘆沒人在旁邊,但如果需要,其實即時互動也可以有 PTT、DCARD 等其他的替代方式。住在〈玖樓〉時,我跟室友之間的關係像是友達以上家人未滿,有一種非關愛情的愛、想要關心這個人多一點,同時偶爾過度依賴。共居經驗讓我認識不同的關係,也對各種居住關係有更多的寬容。

活到這年紀,大部分的朋友不是跟另一半同居就是已婚,很難找到適合的室友,獨居則讓我更認識如何拿捏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更認識自己,便再也不需找一個人去依賴,不用非得找一個男友一起住,假日也不一定得要有個朋友陪著一起玩。

一段最棒的陪伴關係是互相欣賞,唯有如此才會彼此尊重。如果你找到一個欣賞你現在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的人,他就是你要的人。就算同居,也必須保有自己的空間。

W:旁人對獨居女子容易有一些誤解,妳有想要撕掉哪些討人厭的標籤嗎?

Z:大家對獨居的想像大多是「很孤單」,覺得他們似乎每天都處在寂寞狀態中,這就是 ” lonely ” 與 “alone” 的差別。對我來說,我的個體確實是孤單的,但心靈卻一點都不寂寞。所以這端看自己的「心境」如何,如果一直很” lonely “的話,就算跟男友同居也還是這種狀態。

我覺得一個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很多朋友就住在附近,生活與心靈都很豐富,我能找得到其他的陪伴,但更享受一個人的樂趣。

W:把住家跟工作室結合在一起,要怎麼克服拖延症?

Z:住在〈玖樓〉時,房間沒有桌子,所以我習慣不在房間工作,〈玖樓〉透過空間的配置推動大家群聚,我的收穫是觀察到別人如何生活,同時也收穫什麼生活方式適合自己。

住過〈玖樓〉裡的人,像一個種子,把這個精神發揚到其他地方,所以現在我不管去到哪,都會把工作區跟睡覺區切分開來。我認為同一個空間最難的是模式的轉換,所以除了硬體上的轉換,我也會運用燈光的轉換,切換到讓自己放鬆的模式。

W:妳自認是工作狂嗎?每個工作狂背後一定都有強大的誘因,妳的抗壓性如何磨鍊出來?

Z:對我來說,與大家分享其實就是我的興趣,但我並不覺得自己無時無刻在工作,只是把看到有趣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剛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覺得跟客戶開會、演講才是工作,發限動則是日常的一部分。

每種居住型態的選擇,都關乎當時的心理狀態與經濟能力,住在〈玖樓〉時,我的事業剛起步,極需要朋友支持與討論、需要隨時可以請教跟請求支援,也與室友互相幫助。而在事業穩定之後,則需要更多的專注,便選擇了現在的獨居型態。

我發現獨居生活的成本最大,總是覺得「反正是我一個人自己要用,當然要用最好的。」於是東西愈買愈高級,然後為了更好的生活,就要賺更多錢。

目前我住的地方比原本的預算高出五六千,但是位在市中心,可以節省許多交通時間,也有管理員代收包裹、有電梯、24小時警衛、24小時可以倒垃圾,讓我多出許多心力更專注地做好工作。所以為了可以長期住在自己覺得方便、喜歡的地方,只能「被迫」更努力一點、再多賺一點,這也成為我努力工作的動力與誘因。

我想鼓勵聽眾,為了想過更好的生活,不將就的背後可能會有點痛、有點不舒服,但這會讓你嘗試更多原本會拒絕的事情。

W:妳認為的理想生活該怎麼定義?

Z:從離開家,到有室友或伴侶,直到獨居,大家都在找一個理想生活的樣子。對30歲後的我而言,所謂的「成功」,分成生活跟精神兩個層面:

物質層面上,具備經濟有能力去選擇想要的生活、選擇喜歡做的事、買想買的東西,生活裡擁有許多選擇權,保持身體健康,就會是理想的生活;精神層面上,不管夢想多大,朝夢想前進的過程中,能夠一直與自己的心靈和平相處,照顧心理健康,才能讓心理素質支撐現實的成功,若不懂得如何排解,總是容易打結、走心,你的獨居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嘉玲跟威廉也打趣地分享,如果真的要找室友,不要找台北人或第一次搬出來住的人當室友!因為沒有出來生活過的人,以往都被媽媽打理得好好的,會把生活過得一蹋糊塗,生活習慣大不同,你要教他很多事,甚至變成他的家長還被嫌煩。

Z:我建議獨居時不要住太偏遠,住在市中心,可以減少精神跟生活上的壓力。我所選擇的住處,走 30 分鐘內就可以找到最好的、可信賴的朋友,24 小時報平安,我也建議每天每週與家人聯繫,因為家人是永遠會無條件支持你的人,為你補充正能量。

獨居的人,更要對生活裡碰到的陌生人親切,不要切斷對外界的聯繫,你會得到相同的回報。克制自己想要抱怨的想法、避免將要陷入低潮的情緒,我會選擇住在通風、採光良好的地方,自己買菜、做菜、種植物、打掃環境,有幾個一打開就能療癒自己的影集清單,練習自律感與儀式感來開啟美好的每一天。

面對渴望陪伴與獨居之間的平衡,我也建議獨居者睡午覺不要睡太久,如果睡醒是黃昏,整天零產能、與人零交流,往往會讓一個人更憂鬱,陷入日復一日的惡性循環。同時也可以正視自己的情慾,不要刻意壓抑,也可以嘗試使用好玩可愛的情趣用品。

獨居至少證明經濟基礎與精神的獨立,幫助自我愉悅與自我滿足的能力,對你未來的人際關係、與人交往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論是與人同住或獨居都值得嘗試,那會是更認識自己的方式。

每一段居住過程,我們都在摸索對未來的想像,一個人的居住儀式及理想生活,很多時候是從別人身上拼湊出來,不管你的理想生活是獨居或共居,都希望你是快樂的!

W:來賓最近忙什麼?

Z:近期我的付費電子報「加個零的社群觀察」,正在做VIP版本的試營運,預計半年後正式上線,一週兩篇,一篇是新知分享,一篇則是深度分析。電子報中不只討論行銷或社群,也更廣泛地涵括任何與社會時事、與內容相關的主題。

W:推薦大家追蹤嘉玲,你不僅會得到這位資料蒐集狂的時事整理,還能讀到她內化後的觀點。


【威年催眠秀】新獨居時代 E06(feat. 張嘉玲)完整內容請用力聽爆。


▪️ 一個人睡,好過兩個人互搶棉被 ▪️

威年催眠秀》第二季「新獨居時代」正式開播,每週日晚上九點更新。

追蹤《威年催眠秀》專屬 IG 頻道 @williamtsengshow,當集來賓精彩金句、私房彩蛋搶先放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