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伴侶是對彼此承諾, 但仍各自擁有自由。

當你們給予對方足夠的信任跟安全感,一起探索世界,這些熱情能為彼此的關係增添火花

在很長的某個期間裡,我曾認為一段很棒的關係,就是能好好占有彼此。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好幾年來,我一直很享受這種談戀愛的獨占感。說「占有」可能太客氣,講「占據」或許更明確些。後來想想,為什麼會有這種認知?可能和年少時期的戀愛經驗有關。

「你不能和其他女生太好。」

「你不能載其他女生回家。」

「你出門我都要知道有哪些女生在。」

她限制我這麼做,沒問題,只要她也用同等的方式對待我就可以了。但通常這樣到最後,就是兩個人彼此沒什麼朋友,因為朋友都被彼此迫害光,最後只好永遠待在兩人世界裡。以前年輕不懂,以為這樣就叫做戀愛。等到年紀大一點才知道,兩個人的人際圈裡只有彼此,而沒有其他朋友,反而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有極大機率成為一灘死水,從此腦袋不再進步。到底為什麼以前會覺得這種戀愛模式很棒、很好呢?

追根究柢,在對愛情與人際關係的人格建立尚未成熟前,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有這種念頭其實很合理。畢竟在茫茫人海中,經歷了各種碰撞,終於找到和自己如此契合的人,多麼難得。

欸,這是你第一次相信愛情如此完美、美好,又怎麼能不沉醉其中?於是,你覺得其他朋友都不重要了,工作、理想、創作也不是那麼在乎了。你可以拋下社交和生活,遊戲和社團。認為世界上只要有一個人這樣懂你、愛你,其他都無所謂。

第一次體會到,為一個人全心全意付出,是多麼開心又浪漫的事情。至於別人說的,你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切割了自己,彼此間有越來越多的妥協,你總是笑笑的說:「不會啊,這就是愛吧?是你沒交過女朋友,不是很懂吧 !」

也許你說的時候並不是這麼肯定,卻又逼自己篤定。你以為愛一個人沒有選擇,以為關係之中必定包含一定濃度的痛苦與苦澀。就像手上那杯最近開始愛喝的美式咖啡一樣。

「為什麼我不能同時擁有朋友跟女朋友?」

「難道信任一定要用被監控來換取嗎?」

「我不能在保有自由的同時,也很愛你嗎?」 

難道戀愛真的不能兩全其美?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其實只是你不想面對你有選擇。認為這種苦不算太痛苦,只是因為你並沒有正視自己的不舒服或不愉快,被享受愛與被愛的慾望給支配,或者,捨不得離開這樣的慣性。或許,是我們太晚發現原來還可以有更多種選擇愛的方式。

試著再次檢視,自己在愛裡面需要的是什麼?

是身體的接觸?還是肯定的語言或精心的時刻?這可能是伴侶永遠沒辦法告訴你的,是只能透過面對自己,才能察覺到的需求。

若你渴望的是自由、是彼此成長、是豐富彼此的世界,又怎能選擇控制和侷限對方的交友或生活方式呢?

伴侶對彼此承諾,但仍各自擁有自由。這樣的關係與可能性會是什麼樣子?當你們給予對方足夠的信任跟安全感,讓彼此有充分的空間自我成長、探索世界、認識不一樣的朋友、探究不同的興趣,你們再次見面時,這些知識和熱情便能為彼此的關係增添更多的火花。

以前談戀愛,像是找到人跟你喝同一杯美式咖啡,一起讚嘆它的苦與回甘並存。但現在,則是知道對面那個人無論點了什麼飲料,你都不會再先入為主的批評這口味很奇怪,為什麼不跟你一樣喝美式咖啡就好?

因為你尊重了他的選擇、他的喜好,而你們還是可以坐在同一桌談戀愛談得很開心。

本文摘錄自《一路戀習,陪你成為自己的光》


「戀愛,不該只是屈於將就、臣服於沒有選擇
接受、曖昧、戀愛、放下、痊癒。
經歷這五個階段,而劃成了一道尋找愛的弧線。
不論這是你第幾次的戀愛,
都希望這本書能給總是在情海裡溺水的你,
學會自救、不再翻船的自我練習。」

——米鹿 DeerDeer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