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西村的 Café Kitsuné,啜一口來自巴黎的愜意

(source:Hypebeast

如果每個城市的某些地方,都若隱若現疊上了其他城市的影子,那麼紐約的西村毫無疑問帶有歐洲的血統,更精確來說,是巴黎。有別於第五大道的金碧輝煌、SoHo 的特立獨行,西村給人一種愜意自在的悠閒,像是歐洲人的從容與慢活,而這在講求效率與成就的曼哈頓城裡,頓時形成一派令人嚮往的生活風景。 

西村的魅力在於,在壓迫又緊湊的曼哈頓島上,她不疾不徐、從容優雅,她讓人仍舊保有對於生活的美好想像,就像她仍保有絕大部分的戰前建築一般。長青影集《六人行》裡的公寓外觀,就是在西村取景;奠定曼哈頓成為時尚之都的《慾望城市》,其女主角凱莉的家的拍攝地點也在西村;美國知名時尚設計師 Marc Jacobs 的時尚藝術書店 Bookmarc 也在附近,就不用說大大小小的品牌、餐廳與咖啡廳,都爭相在西村設點。

來自巴黎的複合式品牌 Maison Kitsuné,就選在這裡開設了全美第一家 Café Kitsuné。開店一年多以來,大多時間仍舊一位難求,外帶人潮也全天候絡繹不絕,除了香醇順口的咖啡與美味精緻的糕餅甜點之外,這隻有著法國與日本混血的小狐狸,代表的是一種能在曼哈頓這座高速運轉的城裡讓人稍稍緩下來的休憩,而 Maison Kitsuné 於東方與西方間擺盪、在東京街頭與法式優雅間的對話,也與西村和曼哈頓間的快慢緩急,並置出一幅有意思的畫面。

成立於 2002 年的 Maison Kitsuné,信仰並貫徹著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從服裝(Maison Kitsuné)、音樂(Kitsuné Musique)到咖啡廳(Café Kitsuné),無不呈現一股拉扯而後和諧的巧妙平衡,而這股奇妙的和諧,融貫了各式文化、時空,與對話,以簡約而有巧思的方式呈現在世界面前,這樣的化繁為簡,將許多不同的風格重新捏塑成一種現代的語調,或許正是它能在世界各地收服許多人心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是 Maison Kitsuné 代表的是一種有自信、能隨著環境變異,能屈能伸,從容自適的生活風格。

希望打造一個有著簡約美感,卻仍保有隱密的喝咖啡的空間

的想法,創辦人希望人們能在這裡遇見更多人、互相交換觀點,並能得到許多新發現。紐約西村的 Café Kitsuné,延續了品牌一貫簡約明亮、慵懶隨性的風格,而店內整面的鏡子反照出咖啡廳裡的樣貌,彷彿喝咖啡小憩的時候,能隱約看到自己在大城裡為生活奔走的另一面,但在這悠閒愜意的西村,給人一個能像歐洲人一樣慢慢享受一杯咖啡、好好沉澱生活的機會。

(source:Vogue

紐約的 Café Kitsuné 毗鄰著服飾店 Maison Kitsuné,在一棟1861年的建築裡紮根。這裡的咖啡香醇好喝、甜點糕餅也很優秀, Café Kitsuné 不定時會和當地小農合作推出季節限定餐點,像是近期以 Oishii Berry 垂直農場生產的草莓,推出限定甜點,或是配合南瓜季,研發南瓜開心果吐司。Café Kitsuné 不再只是一個在巴黎生根的法國、日本混血品牌,它還進一步在地化,運用所在地的資源,推出更接地氣的餐點與服務,再次應證狐狸的多變與隨著環境改變容貌的特性。

(source:Time Out New York

其實,紐約西村的 Café Kitsuné 所提供的不只是美味的咖啡與餐點,更在於一個讓人逃離水泥叢林的契機,讓人有機會走出日常的高速,進入一個慢下來、能享受生活細節的舒服環境,而這也是曼哈頓西村整體的氛圍——在高樓大廈高到不見天日的城市中,有這樣一處仍舊保有舊時代建築與生活步調的社區與許多質感小店,包容著城市人的毛躁與疲憊。 【info:Café Kitsuné】

550 Hudson Street New York, NY 10014


關於作者/Elise Ay 紐約漂浮進入第四年,希冀以文字與影像記錄一個又一個的大城故事。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威廉首部散文創作《我忙著孤獨:獨居時代的悠然自在》已正式上市。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