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念設計系可以說是一場很難醒來的催眠秀

FullSizeRender (23)

我向來都不是安分守己的學生,大學四年也不例外,此時拿自己當例子就太矯情了,不如直接切重點。(接過麥克風)用分數論斷學生優劣,是台灣教育體制一大失敗,尤其發現苦幹實幹、認真向學就會有一定的基本分。一路從錯愕到挫敗,原來做個師長心目中的好學生,比做好設計來得重要。

認真負責絕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但在美感這件事上,不是努力就有用的。新一代是集體造夢的畸形產物,更需要詬病的是多數設計科系的老師們,學風影響也有,時勢影響也有。

台灣教育最失敗之處就是將「成功」定義得極度狹隘,必須要才德兼備且寒窗苦讀,通過十八銅人陣才擠得進這道窄門。這套邏輯同樣在設計領域,陳腐觀點像是學藝不精的地下道算命仙,論斷了多數學生的未來。

當師長給出的分數裡,包含了太多美感與對於設計本體的評價外的諸多不客觀因素,就是變相詐欺。講白一點,給平時認真又天真的學生好分數,讓他們產生優秀的錯覺,是不是誤人子弟?

現實肯定殘酷,看過太多在校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離開學校之後,快速被業界淘汰,轉而從事跟設計無關的工作。大學四年像是一場夢,燒光幻想跟金錢的夢中夢,要很久才會醒來。

為什麼會這麼氣?對於一個32歲還在還學貸的設計系叛逃生而言,預支未來在台灣念了四年設計,是人生中第一項失敗投資。最後一年被迫參加新一代設計展,繳交巨額參展費用,自費耗材、浪費時間與物資,跟同儕進行一場經濟拼搏,無疑是雪上加霜。

(Photo Location:Mitte, Berlin)


新鮮人卡關必讀的職場求生指南《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發行以來深受讀者喜愛,2022年四月再版上市,在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博客來 Books.com誠品線上幫幫你。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Youtube:https://pse.is/APHKC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

One thought

  1. 心有戚戚焉,與其在設計圈討好千千萬萬的前輩,不如離開設計圈也能持續發揮設計力,看,威廉混得不是挺好的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