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年很著迷於能快速融入當地,偽裝成居民的旅行方式,也是我喜歡用airbnb找住處的原因,住進經過打理的私宅,感覺很微妙,沒有Hostel(青年旅社)被動式的坦誠相見,更沒有住飯店的生冷感覺,連著幾次下來,並非每次都順風順水,被雷到的機率還是蠻高。
注重生活質感的旅人選擇風格鮮明的精品旅店,是最好的折衷。
三月初的香港差旅,品牌為我安排位於灣仔的芬名酒店,不幸我錯過飛機導致脫隊,必須獨自前往,抵達酒店跟其他媒體會合,所幸從離地鐵站約莫300公尺,大熱天裡很快就找到地點,一樓是Osteria Marzia地中海菜色的餐廳, 從菲林明道41號的側邊進入,上到二樓才是Lobby。
一踏進去沒多久,我立刻跟櫃台要名片跟媒體窗口,60年代的老香江風格太迷人,一問之下,才曉得這棟建於70年代的建物,早在舊灣仔碼頭填海造地前就已存在,當時是靠海位置。去年十月才改裝完成,裡頭有太多可以好好說的精彩細節,原來是委託 A work of Substance 設計事務所一手打造,並非連鎖品牌的規格化設計。
進到房間,忍不住像個腦殘網美開始錄限時動態、自拍,甚至品牌晚宴結束,趁著酒意破天荒的直播,隔天醒來面對一整片落地窗,頭一次住在香港毫無雍塞感覺。刻不容緩,稍微地梳理自己,再度啟動自拍模式,拿出舊式相機拍掉半卷底片,深怕浪費一分一秒。
沒想到此行我的背包客體質完全改變,罕見的在房間久待,而不是抱著睡一晚就離開,一切只求簡便。
沿襲古典英式的墨綠、金紅配色,運用有拉絲紋理的黃銅跟竹編材質,中英混血的是60年代的老香江獨有風格。選用深色香木,裡裡外外都散著一股學究態度,像60年代的菁英份子習慣出入的高級場所,酒店跟房間能見到許多航海細節,靈感源自於灣仔碼頭的渡輪,非常細緻。
芬名酒店有著香港輝煌年代的澎湃,又將現代物件處理得恰到好處,電源開關、智慧型裝置的電線、管路,甚至小到房卡插入孔上頭的刻字,都有經過層層思考,細心設計。只要是細節控,進到房間裡都會先尖叫個十秒,從價位跟環境考量非常推薦拍照成癮的旅人跟情侶入住。














嗨!這是廣告沒錯,我的新書《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已經上市,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博客來Books.com幫幫你:購買連結。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Youtube:https://pse.is/APHKC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