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經歷,只好拿學歷,是很合乎邏輯的求職過程。只是謊稱學歷的歪風時有所聞,最常見的是在國外念門檻低的學分班,或是修業期限已過沒畢業,回國自稱名校畢業的比比皆是。如果要認真查起來,上至政府官員,下至鄉里學校,多少人要辭官謝罪,脫光遊街洗門風。
錯的不完全是這些人,長久以來台灣的就業環境審查機制鬆散,加上求職者本身道德感薄弱,人資跟管理階層一看到履歷過海水就高潮。灌水學經歷也是職場常見,不方便舉親身經歷,畢竟(偽)高知識份子擅長的是告人,在下賤命一條經不起蹂躪。
先不談
假學歷 ,先講海歸迷思,不如從求學階段說起,多少國外文憑的講師畢業(?)於校名比菜名還長的法式風味羅勒炸去骨嫩雞佐胡椒大學,名不見經傳,職場上找不到自己位置,只好到私立學校教課謀生。近乎於零的業界實力,更沒有教學技巧可言,死的都是付錢上課的學生。尤其是以技術、即戰力見長的私校生,遇不上伯樂,前程雖不至於全毀,這匹馬唸完四年至少半殘。
到了職場,還得再接受一次海歸派的洗禮。通過修業門檻,帶著文憑、實力強勢回歸的大有人在,只是太多標榜留學歸國的草包在職場扯盡後腿,連好好打份word檔都不會,很難不質疑國外學歷的力度。更常聽到幾個同學在群組裡抱怨,老闆迷信國外學歷賦予重任,新來的主管或同事又出什麼包,今天要忙著擦幾個屁股。試想,誰來幫忙扶起這類阿斗?
海歸是一種原罪,背負著高標準的衡量尺度,只是在台灣近乎荒腔走板的教育體制完成學業,喝著貧瘠奶水長大的台灣學生,不見得是麻瓜,多的是足以餵活許多產業的本產地瓜。並非要引戰,只是台灣太多假造卻被默許的人事物,讓社會制度崩壞,學歷就是其中之一。
職場生涯裡,好幾次體驗到本地的學歷再雷,也雷不過飄洋過海的假學歷啊!
新鮮人卡關必讀的職場求生指南《
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發行以來深受讀者喜愛,2022年四月再版上市,在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
博客來 Books.com與
誠品線上幫幫你。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Youtube:https://pse.is/APHKC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