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存著一份播放清單叫《我的劉若英》

598efdb4fc6a1514a935ed3e_201708122108-1080x640(圖片來源:NOW news

週末的劉若英演唱會,你們在現場嗎?

當劉若英流著淚跟全場觀眾合唱《後來》,那一刻我正忙著粉刷新家牆壁,所幸在Apple Music找到 Renext 我敢」演唱會實錄,下午到入夜瘋狂repeat,雙手握著滾輪用力往前推, 不敢放聲叨擾新鄰居,只好在心裡跟著用力唱,某種程度想跟上這場演唱會。

好不容易忙過一個段落,晚上試著做播放清單,挑出12首歌取名為「我的劉若英」。數不清有幾次出了神,選歌同時,我不小心連前半生都給一起回顧了。幾次跟朋友聊到劉若英,歌聲評斷很兩極,其實唱得好壞早就不是重點,而是他的聲音有哭過的痕跡,口裡唱出的字字句句都有畫面,聽歌的人總會在劉若英的情歌裡,藏著幾段不完整的愛情故事,我也不例外。

原本想把《光》放在第一順位,沒看錯的話,昨晚的演唱會《後來》被放在壓軸,台上的劉若英至少唱過一千次、一萬次,新聞畫面裡他還是邊哭邊唱,其實我也是。都長這麼大了,還是沒辦法好好的把它聽完,幾杯酒水下肚,昏暗包廂裡我肯定哭到稀哩嘩拉,歌裡面唱的這些年、回憶,往後的時光就是現在,在眼淚中的我還是不明白。

年輕時的愛情之所以值得回味,是因為簡單,因為不完美。

幾年前,再遇上一個原本沒機會重來的人,這段感情格外小心翼翼,能走到歌裡面所唱的後來,當下覺得自己好幸運。這些年的人來人往,比起當初的我,總算更明白如何去愛,我心很肯定。好不容易能再碰頭,那一次把新的我、舊的我,全都栽進去了。最後,我花了不少力氣,彼此還是在人海裡各自走遠,某天晚上我們急著把失去聯絡的幾年記憶補齊,一口氣聊到天亮。

「你都沒變。」
「有嗎?我變老很多。」
「好神奇喔,我們還能這樣坐著聊天。」
「對啊!說實在的,我連想都沒想過。」
「你還是一樣很可愛。」
「我老了,一點都不可愛,只有你會這樣認為。」
「對啊,我一直都這樣覺得。」
「你到底喜歡我哪一點?這麼多年,我一直想問你。」
「我覺得你很單純,跟你相處的時候,很像回到當時的我們。」
「可是我已經不是當時的那個我,我那時候真的好喜歡你。」
「現在沒有嗎?」
「嗯……不是當時的那種喜歡。你知道嗎?人是會變的,我沒辦法是那個你喜歡的單純的我。」
「嗯嗯,也是。就算現在不變,早晚也會變。」

2075915_1

往後聽《後來》變成是自虐,一次兩次、無數次,試著把這首歌聽到麻痺,完全拿它沒輒。扣掉十七歲跟百褶裙,整首歌幾乎是我放不下的大小感情事。

同樣的人,不同的時空場景,天真以為修飾掉不完美,兩人就會完美。

後來,我把它看成是一道《光》,可以退一步欣賞失敗的感情,回頭看楚楚可憐的自己,其實有點尷尬,「你閃耀一下子我暈眩一輩子,真像個傻子真不好意思。」歌裡面的釋然與感激,完完整整是今晚聊起這段的心情。

說真的,我痛恨從劉若英變成劉若男的這一類的成長歷程,如果可以在愛裡濫情軟弱,誰想要獨立,誰想要堅強。可我們不得不勇敢,必須勇敢,努力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好在下次碰上了,我的樣子還是能燦爛如昨。

這些年,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我的劉若英》:

1.後來、2.光、3.一輩子的孤單4.當愛在靠近、5.聽說、6.一次幸福的機會7.成全、8.我等你、9.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10.花季未了、11. 為愛癡狂、12. 原來你也在這裡、13. 我們沒有在一起。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