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提到成長過程裡,對英國文化的想像跟洶湧情懷,算起來我是個皇室迷,追蹤臉書跟相關新聞是應該的,手機裡存著一張由英女皇套裝做成的色票圖,看一眼總會心情大好。
像是看連續劇般,去研究樹狀圖裡的成員關係,甚至厚顏無恥把英文名字取作「William」,縱使老氣橫秋,所有的粉絲舉動,其實全因戴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而起。
原以為王妃應該是穿著像《凡爾賽玫瑰》裡的澎裙,戴著誇張頭飾從旋轉樓梯慢慢走下來,新聞畫面裡,他總是穿得俐落優雅,一臉素淨且帶著幸福微笑。無奈婚姻悲劇收場,替他不值之餘順便唱衰卡蜜拉,不過最得我心的是她始終用盡所有力氣幫助弱勢,
他曾說:「Call me Diana, not Princess Diana.」
讓所有人知道對於王妃頭銜,絲毫沒有丁點眷戀,無論是否為皇室身份,還是想為這個世界多做好事。
(source:Pinterest)
2017年是黛妃逝世20週年,我們都曉得1997年8月31日他死於一場車禍,享年36歲。雖然深信陰謀論,不過童話破滅、主角驟然離去的結局,對世人來說終究是意外。今年八月,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製播一部紀錄片《我的母親黛安娜,他的人生與傳奇紀實》(Diana, Our Mother – Her Life and Legacy Documentary)。
剪輯許多未曾曝光的珍貴影像,兩位王子也難得的在鏡頭前吐露悲傷跟失落,威廉王子回憶接獲死訊當下的心情,內心經歷一場天崩地裂的大地震,痛苦的感覺至今揮之不去。
而哈利王子的情緒更加壓抑,片中透露曾為母親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葬禮,另一次就沒明講。習慣沒有母親的生活,只是世人對於黛安娜王妃的情懷,讓他感到疑惑:
「從未見過我母親的這些人,為何也為她哭泣?」
腦子裡常轉著生死問題,活這一遭到底要怎麼做,留給這個世界才有意義,哈利的疑問其實就是答案,所有為黛安娜王妃哭泣的人們,肯定是遺憾。
「在1987年,一個許多人還相信愛滋病可以通過輕微接觸就能傳染的年代,黛安娜王妃坐到了一個愛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她告訴了世界愛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離,而是熱心和關愛。」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說。
黛妃葬在一個由人工湖圍繞的小島,所有這世間的紛擾都止步於岸邊,遠遠的湖心只留一片綠蔭,只有家人可以前往悼念,在這裡他獲得一生渴望的平靜與安寧,小島一側立有黛安娜的紀念碑,上頭刻著一段生前說過的話:「幫助這個社會最軟弱無助的人,是我最大的快樂,這是我生活的內容,也是命運的安排。遇到任何困難,只要你向我呼喊,無論我身在何處,都將向你飛奔而去。」
躺在島中的黛安娜遠去了嗎?我倒不覺得。
17年在《我的母親黛安娜,他的人生與傳奇紀實》(Diana, Our Mother – Her Life and Legacy Documentary),鮮少在螢光幕前提及母親的哈利王子首度淚崩。
由威廉王子角度來談《我的母親黛安娜》(My Mother Diana)。
One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