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兒在演藝圈一向都是佔盡優勢,由於外型條件跨到哪個領域都比其他人容易許多,不過說也奇怪,跨行成為演員似乎是塊煉金石,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過度顯眼的外表反而是阻力。幾年前,碰到許瑋甯恰好也是戲劇宣傳,漂亮或許是原罪,就算演得再用力,仍洗不去花瓶印象。
演員是一份必須把「自我」放到最後的工作,回頭看《相愛的七種設計》,你可以感受導演陳宏一用多強大的力道,想挖掘許瑋甯情緒的真實面,逼她丟掉原先點到為止的表演套路。
《相愛的七種設計》一場跟男主角爭吵的戲,緊緊揪著觀眾的心不放,是從這一刻起,我才篤定許瑋甯是個紮紮實實的演員。
這幾年因為她,我決定扔掉碎了又碎的老花眼鏡,改戴日拋隱眼,只為仔細端詳他往後每部作品。原以為15年的《麻醉風暴》跟《紅衣小女孩》已經是戲劇生涯的頂點,今年兩部作品同時再推續集,不管是沈怡君或楊惟愉,間隔不到兩年相同角色能有不同心境,讓觀眾感受成長,我話還沒講完立刻啪啪兩聲,臉頰瞬間發熱。
那天下午跟許瑋甯約在咖啡廳,聊聊公視的新戲《麻醉風暴2》,我忍不住劈頭就問:「這幾年到底是發生什麼事?跟之前認識的你完全判若兩人,接演幾個跟原本性格差異很大的角色,演技一路暴衝。尤其是詮釋一件事情的心境跟眼神,說不上有什麼具體的改變,只覺得此時的許瑋甯很穩、很準,字字句句俐落清晰,沒有早些年的小心翼翼跟過度顧忌。」
「是演戲,讓我學會放心表現真實的自我,從《相愛的七種設計》到《麻醉風暴》這幾年遇到的導演、演員都推著我成長,給予完全信任。要剝去保護罩是一種痛苦並快樂著的過程,每當對戲的演員給出百分百的情緒,我就會想盡辦法掏出更多、更真實的情緒反饋,不光只是火花,同時間我也在挖掘沒看過的自己,事後想起,我自己其實很享受這種驚喜。」她緊緊盯著我說。
「《麻醉風暴2》最辛苦的鏡頭是哪個?」
「其實每個鏡頭都很辛苦,這絕對不是官腔,而是每個演員都把自己逼到最緊,通常都是在兩、三個鏡頭以內,甚至一次到位,事前要花非常多心力反覆排練跟走位,對準情緒。」
「那一定有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
「這能講嗎?威廉你是怕爆雷的人嗎?」
「我不怕啊!雷完我還是要看。」
「好,最難的鏡頭就是有場戲得一鏡到底,我從若無其事、開心笑著到哽咽,最後忍不住崩潰,崩潰完再收起所有情緒,故作瀟灑的掉頭走掉,就連背對人群時的脆弱,我都得一次完成。當時情緒滿到無法負荷,攝影師手持鏡頭一路跟拍,到最後喊卡同時我全身發抖,回不了神。」
「所以這個鏡頭有多久?」
「我不曉得最後剪接出來有多長,但那場戲的這段情緒很滿,滿到我覺得非常漫長,這是《麻醉風暴2》裡楊惟愉最重的一場戲,很期待播出之後你們的反應。」
整段訪談為了技術性防雷,最難寫也最想寫的是所有關於《麻醉風暴2》裡楊惟愉的轉變,跟許瑋甯準備角色時有多細膩,甚至一度我跟他、經紀方臨三個人都眼眶泛紅,敘述同時,又被拉進戲裡的沈重情緒。早些年看她演戲,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畢竟有好一陣子模特兒轉攻戲劇,試著做大事業版圖,算是經紀公司的操作模式。可是你看幾年過去,還剩下幾個能扛著演員身份,站得穩且持續交出穩定的好作品,許瑋甯就是那極其少數。
美麗的軀殼終將老去,我眼裡的許瑋甯總是聰明、世故,早一步拐彎往演員路上急起直追,要說成幸運,倒不如說懂得抓緊機會,給出最好的自己。每次演出都力拼不卡接,事先做足功課讓觀眾感受誠意。此刻的他正散發一股嫻熟的自信,魅力不光只是靠臉,觀眾記得的是他的名字,甚至期待他的作品。
一個演員要論成功與否,觀眾是會被螢幕上的情緒牽著走,甚至忘記他原來是誰,演活角色這點,許瑋甯做到了。
Photo by Debbie Kuo Photography
Special thanks to 公視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