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0日,有一位名為葉永鋕的男孩,因爲陰柔的氣質長期遭同學霸凌,這一天,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再也沒有回來。
平權議題是我一直非常關注的事,1124公投結果出爐,坦白說我崩潰很久,所幸政府努力讓釋字第748號「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產生,今年五月同志婚姻在台灣就要合法化,無奈黃昭順等20位國民黨籍立委截至昨天為止,仍然不放棄推翻法案,堅持婚姻只能一男一女,以神之名的群眾急著用亂石要砸死同志。
一直在想如何跨出同溫層去跟其他族群溝通,想了又想,最根本的解決方式是「性別平等教育」,透過編修課綱讓多元性別從小就能夠被理性對待,特別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紀,有多少像葉永鋕的小孩躲在角落,一邊要忍受欺凌,一邊不斷懷疑自己,能長成大人就算走運。

到了社會在職場上飽受欺凌,我的男生朋友B因為聲音細軟,性別氣質中性,求職時屢屢碰壁,人資會以誘導式的方式直接問出性向,接著說:「我沒歧視同志……」開始對男同志的一號、零號角色語帶嘲諷,講完換成評論女同志的T跟婆,哪一個工作能力比較好。
最後,換來一封感謝函說明B的性別氣質不適合這份工作,原因是說同性戀很奇怪,會讓國外的客戶覺得公司很淫亂。印象最深的是應徵某航空公司行政客服,對方以:「氣質比較特殊,可能在服務旅客上會有些爭議。」甚至有同事會刻意防備,當著面說:「別靠近我,我怕會傳染愛滋病。」
男生該有男生的樣子,女生該有女生的樣子,這是最粗淺也最常見的性別霸凌,不光是面試,進入職場會被放得更大,更刁鑽,離職時帶著一身傷,欲哭無淚。
整個社會加諸在非異性戀者的惡意,不會在離開校園後就結束,到了社會遇到更多歧視眼光,不管是明著暗著來的,都是傷害,而這些在陰影中成長的多元性別者,要看見陽光是那麼不容易。「婚姻平權」是以人權之名開出的一條活路,但真正可以改變社會的是「性別平等教育」,從小教會不歧視,善待每個跟自己不同的人。

葉永鋕的媽媽曾說自己的小孩沒了,他發願要救更多像葉永鋕一樣的小孩,每次看他對著人群說話的影片,我很難不哭,究竟要用多少力氣,才能化悲憤為力量,要多少個夜才能轉念,不去恨加害者,在那一節音樂課把葉永鋕往死裡打的那些人。
今天是玫瑰少年葉永鋕的忌日,我盡量不去想如果他還在的事,人已經不在了,但像他一樣的人要更勇敢,不要放棄,最後想引用葉媽媽的話給讀者:
「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去爭取人權,要做自己不要怕。孩子們你們不要哭,哭會顯得我們懦弱,我們沒有錯,我們要向著陽光去爭取我們的權利。」
網友剪輯葉永鋕事件: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Youtube:https://pse.is/APHKC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