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到第九年,我收到一封獵頭顧問寄來的推薦信,某新聞媒體集團想找高階主管,負責網站內容規劃跟營運,公司來年要成立新平台專做高端時尚,商務人士跟各界菁英是他們想經營的讀者,七位數的年薪太誘人,恰好跟志向不謀而合,原本打定主意下一份工作要離開媒體,銀彈跟理想同時往我臉上衝,不動搖還真說不過去。
決定再進一步溝通細節,同時向業界朋友打聽是否為地雷職缺,聽到評價不錯讓我精神為之一振,這一路縱使跌跌撞撞,總算在工作第九年能親身感受何謂挖角,可是莫大的肯定。
花幾個晚上做完一份稱頭的簡報,被喜歡的人告白的情緒也收拾完畢,事先用加班時數換假,嚴格來說雖然不算競業,但這場面試必須使用無痕模式,不管結果如何,都要處理得像沒發生過一樣。
星期五下午依約前往面試,地點在熟悉的內湖媒體園區,照著流程要在會議室等待面試者,事先有做功課,看過幾篇專欄對她印象不錯,有幾個觀點挺有趣,敘事條理是我很愛的學霸口氣,果真一走進門是位氣質學姊型的女生,幾分鐘之內就接到頻率,有好一大段時間在交換彼此對工作的熱情。

見氣氛熱絡,她把話題繞回我現在的工作,關心為何想離職,進一步想知道公司的人力配置跟獲利模式、廣告售價,快半小時的太極打得很累,當他問到後台流量數據,我再也含糊不了,便直接了當的說:「我現在還沒離職,這些問題太敏感,算是商業機密,礙於職場道德請原諒我不回答。」
室溫瞬間低了三度,我婉轉切入對方所開的職缺內容,應該是很好的台階,聽完答案,簡單說是希望我能帶著業界資源跟專業,獨立撐起全新的網路平台,技術面會有專人負責,草創初期能有一位直接管理的編輯,想知道的事情都問得差不多,基於相談甚歡的融洽氣氛,我忍不住卸下心防,選擇實話實說。
從產業現況跟菁英讀者的閱讀習慣來推斷難行之處,經營時尚媒體我稱不上專家,但有許多實戰經驗可以給面試公司參考,是否要修正職缺內容跟新平台經營的配套策略,主管階級的面試我選擇點到為止,散發樂於合作的積極態度,是給自己留條活路。將近兩個小時的面試,對方希望我在一週內繳交初步的營運規劃,還有一整年的績效指標跟成本。
對我來說,這場面試是從媒體變成自媒體的黃金交叉,特別是心理層面的糾結,同樣是規劃新事業,究竟要選擇換一個地方展現能力,打造全新的線上閱讀平台,還是把幹大事的心力放在自己身上,猶疑不決到最後決定先寫一封信表達感謝,由於還拿不定主意要如何走下一步,得先放棄第二階段面試的機會,我有一趟遲來的「Gap Year」必須要先走完。
那是我職涯最接近被挖角的經驗,可惜光彩終究沒有到來。
關於工作,我絕對不是人為財死那一派,至少到那當下都還是,努力得越久,就越在乎所做的決定是否會偏離理想,能被挖角,絕對是能力的亮點讓競爭對手看到,在那之前要累積在業界的良好口碑,別被虛榮感沖昏頭,把手邊工作緩緩,判斷時機是否成熟,就算對方想收,也要得剛好是時候該走。

能夠理性就能守住節操,就獵人頭的行情來看,年薪不到一百萬的職缺頂多算介紹工作,錢再多,職位再高,切記不要喜形於色,要有歷練風霜的大器格局,對方公司一但拋出橄欖枝,動作再細微都得要本著優雅,同業跳槽的風聲會傳得很快,請隨時做好被開除的準備,危機感會讓人步步為營,凡事眼見為憑,所有推測都不及實際的面對面談過,最後傾聽內心的聲音,分析出利弊再做決定。
幾個月後,我繞完地球大半圈終於有了答案,旅途中收到陌生號碼發來簡訊,原來是當時面試我的氣質學姊:「想請問你目前想法為何?我朋友的公司在找營運長,主要工作是監督流量,記得你不是很喜歡只看流量的工作模式,但還是想問問你,有沒有興趣跟他聊聊。這是我的Line,方便的話再加我詳聊,感謝!」
同事沒當成,卻多了一個朋友的感覺,還真不錯。
Photo by Debbie Kuo
Product by Issey Miyake Perfume、A scent
若是真心愛我,愛到想要有多點互動,請到臉書找秘密社團「青春有限公司」,務必回答完三個問題,才會放你進來。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Youtube:https://pse.is/APHKC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