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 Phoebe Philo 入主 Céline,十年任期貫徹極簡精神,從剪裁下手、在製料著墨,拋開過往常用的漸層色彩,斑斕花紋或是性感曲線,取而代之的是簡約裙裝、襯衫、皮帶、皮衣……等,吸引不少個性剛強,喜歡銳利線條的女子。她曾說:「把時間花在真實用的衣物上著墨,對我來比花在追隨趨勢上值得的多。現在,我正嘗試努力創造出經得起考驗的事物。」。
Céline 成為時代標籤,柔軟質料展現出鋒芒,作風一向低調,仍吸引一群名人狂粉,不斷地透過社群轉發、分享,用配色簡單,輪廓方正的單品保持優雅,不為亂世所擾。2018年,由充滿話題性的 Saint Laurent 的Hedi Slimane接任,帶入一貫的花俏與強烈的視覺風格,新舊時代大相逕庭。
自此「CELINE」進入新紀元,死忠顧客反應兩極,有不少如我一般的時尚迷懷念雅緻俐落的 Old Céline。若要在當今設計師裡,挑一名最能承襲Old Céline的時裝態度,先撇除 Phoebe Philo 本人,老思琳粉們可以好好認識榮譽校友,一位曾在她團隊麾下的越南裔設計師「Peter Do」。

Source:hypebeast
畢業於紐約時裝名校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FIT),2014年贏得指標性的 LVMH Prize Graduates Award,隨後進入 Céline 工作兩年、再轉至Derek Lam(前Tod’s總監))旗下,快速累積豐厚的創作能量,心臟很大顆的Peter Do 在毫無後援的狀況下成立同名品牌,從社群軟體招兵買馬,現有的團隊原本都是網友身份。
2018年在巴黎進行首次品牌展示,並於高端時裝購物平台 Net-A-Porter 獨家販售,起初並沒有太多主流媒體關注,銷量帶動聲量,不過幾季的時間,它變成時裝編輯們的口袋名單。
「我希望女性可以早上隨便抓一套衣服來穿卻又確保它很美麗。」

Source:Vouge
深受 Helmut Lang 和 Geoffrey Beene 影響的Peter Do,服裝結構摩登又強烈,後期有 Céline 和 Derek Lam 的經驗累積,他的品牌總有一種強大的的中性魅力,剪裁不拖泥帶水、用色精準、標誌性的透視材質恰到好處。
Peter Do和他的團隊不遵循任何模式,擺脫時尚品牌的既有公式,他說:「很多女裝的設計其實具有侷限性(不論環境或時間),而男士的服裝架構就沒有這個問題。」,把男裝元素帶入女裝,使用大量的幾何線條成為主要的創作手法。

Source:the.peterdo
「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做我們相信的事情。有了這個品牌,我們就有機會以自己的方式重寫規則。」
所謂的「承襲」不僅是視覺複製,他以人為本的初衷,讓所有衣物的設計追求合理與實用,貼心思考是為哪種女性設計、而這些女性又是需要哪種設計,作品有著濃厚的實用主義,無疑是Peter Do在Old Céline歷練得來的時裝態度
懂得為消費者日常著想的設計,彷彿是一種來自品牌的陪伴,「務實得很時尚」我想也是Old Céline能夠一直被人惦記的原因。同時間,因為這些考量而去了解自己的風格能夠帶給人們何種實用價值,是極簡品牌的迷人所在。
剝除掉華麗的綴飾,回歸時裝本質,是老思琳迷和Peter Do粉所追求的相同精神,社群影響力當道,當所有人都在追求關注、用炫目搭配,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成為人群焦點,仍有一派人著迷雋永的簡約質感,始終是不譁眾取寵、不隨波逐流的經典之流,清澈如Peter Do。

Source:the.peterdo
Text by Jonathan Tseng
Source by WSJ / The Guardian / Mings / The Face

嗨!威廉的新書《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2019年四月已經發行,在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博客來Books.com幫幫你。第二本書預計將在2020年五月跟各位見面,請務必耐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