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柏林的跳蚤市場值得特別好好說說。
Flohmarkt,德文二手市集、跳蚤市場之意,是柏林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據說柏林大大小小的跳蚤市場就有三十多個。在柏林觀光局網頁上,蚤市可是跟博物館一樣、是個獨立分類的重點。在商店都關門的週日,市集成了市民閒晃的場所,不一定為買物,多是一個消磨午後時光,朋友們相聚一起的好藉口;夏天時,市集旁總有抱著吉他唱歌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草地上玩樂的愜意畫面。
從身為柏林的觀光客到成為住民,好多年了,我還是熱情不減地行走跳蚤市場間,也建立一套買物心得與心頭好的市集清單,其中三、四個更是我的週末娛樂重點。跳蚤市場的走逛經驗多了,不只是戰利品日漸豐厚堆積(公寓裡有大半家具家飾是從蚤市挖寶來的),更從市集裡人們的互動與交易,體會到一個城市的品味與生活態度。在跳蚤市場裡上學到的,可不是怎麼講價或辨識好東西而已。
二手市集的永續精神
走進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有一半是以販賣二手貨為生的專業賣家,另外一半則是將私人二手物拿出來的業餘人士(最近風格有點變化,加入了很多「創意市集」類小物);在這個有百來個攤位的市集裡,找得到我們喜歡的普普風格傢具、老沙發、老唱機、復古服飾……花一兩個小時慢慢逛,除了是期待驚喜的尋寶樂趣,好像也見識了一些柏林老歷史——從一個個物件中,拼貼出從前的生活樣貌,感受舊時的美學與藝術。喜歡此味的旅人們,在柏林跳蚤市場裡彷彿進入寶山,然後面臨不願空手而回卻又無法把桌子櫃子都扛上飛機的兩難。
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source:misspaulinav)
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source:misspaulinav)
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source:misspaulinav)
起初,用一個觀光客的眼睛看來,私人賣家的「商品」真是不可思議:嬰兒衣服、用了一半的香水、鍋碗刀叉、腳踏車的輪子、電線工具、花盆種子……漸漸習慣之後,我有了不同的眼光看待這個現象。
的確,螺絲起子新的與舊的並無差別,寶寶長得很快,穿舊衣也見得不好……這些將自己舊東西拿來跳蚤市場販售的人們,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更多是一種不浪費的態度。並非將用不到的東西丟進垃圾桶裡,而是一種讓物件循環再找到新的主人、延續下去的分享精神。用這幾年的當紅關鍵字說,就是sustainability ——永續!
曾有個朋友對跳蚤市場嗤之以鼻,認為是窮人的專利,我聽說了大為吃驚,我想,這念頭太狹隘甚至落伍;身邊的歐洲朋友們,設計雜誌編輯、藝術家、廚師、科學家、服裝設計師……都完全不介意從跳蚤市場購物。他們的穿著打扮,甚至他們的家,混合著新與舊,高級與二手,好看得都能上時尚雜誌或居家雜誌;更別提台灣在二〇〇五年左右開始掀起的復古家具風潮,現在從北到南,那些我們喜歡的咖啡館與書店,朋友的家,風格選物店,裡頭一定有幾樣二手老東西,像是當代顯學。
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source:gezicigunluk)
柏林最大的跳蚤市場 Mauerpark Flohmarkt(source:edytazajac)
讓人欣賞且尊敬的生活價值
我曾經與朋友整理出舊東西,租了個攤位,從逛街者成為蚤市小老闆,是很有意思的經驗。
我用一、兩歐、三歐五歐的小錢,為自己穿不著的衣服找到下一個主人,再用這幾歐元,去其他攤位買到二手小說、老唱片和可愛的七〇年代咖啡杯;接近收攤的尾聲,很多人會將賣不出去的東西直接送人,大喊「免費免費,請帶回家」。
記得有次是一年間最熱的一天,氣溫飆高至四十度,大家待在棚子下,扇子沒停過,很好玩但也熱壞了。因為太熱,逛市場的人比平常少,大家只得大拍賣。隔壁攤子的巴黎帥哥早上用一歐元賣給我費茲傑羅的小說,下午收攤前說妳喜歡什麼東西都可以送給妳。
至於我,最開心的是在結束前把一件過去很喜歡的襯衫用三歐賣給一個女孩,她穿起來超好看。
比起做生意,這種二手精神其實在乎的更是分享,也是我欣賞又尊敬的生活價值。
柏林 Arkonaplatz 跳蚤市場(source:aticodelujancambariere)
柏林 Arkonaplatz 跳蚤市場(source:aticodelujancambariere)
在此也分享一下我的柏林跳蚤市場最愛:Arkonaplatz,最常去,逛完還能去附近出名的 Bonanza 喝杯咖啡。Mauerpark,近年來不容易買到好東西,但好天氣時去看看人、曬曬太陽挺有意思。
Boxhagenerplatz,維持著過去柏林跳蚤市場的氣氛,價格很不錯。Marheinekeplatz,社區型市集,好朋友Saena住附近,結束後我們會在附近豐富的餐廳咖啡館間選一家飽餐一頓。Straße des 17. Juni,能找到漂亮的水晶燈與瓷器。
本文摘錄自《戀物絮語:不只怦然心動,更要歷久彌新,生活裡的風格選集》
- Text by 許育華
- Book by 潮浪文化
風格與品味的養成,就在日常及消費意識裡;從戀物哲學到消費品味,重要的是價值觀與生活形態。
【推薦收聽】威年催眠秀 S02E10|新獨居時代:我不是誰的太太也不是誰的媽媽,我是戀物也戀生活的許小姐 feat. 許育華
▪️ 一個人睡,好過兩個人互搶棉被 ▪️
《威年催眠秀》第二季「新獨居時代」正式開播,每週日晚上九點更新。
追蹤《威年催眠秀》專屬 IG 頻道 @williamtsengshow,當集來賓精彩金句、私房彩蛋搶先放送。
這本書好看極了!💕
威廉的訪談也好精彩,前幾天反覆聽了兩回,急急如律令的想知道床單跟洗衣精品牌。☺️
太棒了!再等她一下,最近育華在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