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高三上學期,我書包裡總會塞著幾個牛皮紙袋,裡頭有一堆申請文件跟書面證明,不同校系不同袋,早早就選定傳播跟設計科系,推甄一間,申請兩間。那半年異常充實,為了不用參加大考我無所不用其極,沒作品我就生作品,跟幾個同學窩在美術教室練畫,畫一張是一張。幸好我向來都熱衷競賽跟研習,留著不少獎項證書,備審資料自然厚厚一疊,老神在在。
口試當天,我抱著一本裝訂粗糙的作品集跟資料袋,上頭用雄獅黑色奇異筆寫著科系名稱跟姓名,字跡有點可愛。走到面試會場外的走廊,像極了馬戲團後台,通過初審的學生帶著拿手絕活,各自把玩著,簽到處在鋪著紅布的折疊桌,繳交資料時我瞄到幾本精裝書,很顯然是競爭對手的一生回顧。
還來不及明目張膽地看,聽見有人大喊著借過,一台堆滿畫框、立體模型的手推車緩慢前進。教室門口,一位黑髮女孩臉色蒼白抱著資料袋,下一個就輪到他,進門之前家長快速遞過一個黑色的 YAMAHA 小提箱,裡頭是長笛。當時,我很確定自己不是申請音樂系,對比之下我的無所不用其極,像是無用其極。
後來被兩所校系錄取,成功甩開大考壓力提前放暑假,外加當月中了兩張千元發票,我就更加篤定,這一整年的幸運都紮紮實實的用完了,無憾。海選經驗太深刻,往後一有面試場合,我總想用鋪天蓋地的經歷跟作品來增加安全感,就連轉職也不例外,履歷要夠厚才算實在。
在小型雜誌社待了快兩年,從人物、服裝、鐘錶跟專題通通一手包辦,帶著一疊超厚的作品放心離開。隨後,花了幾個晚上把負責的頁面用刀片割下,放在資料夾裡裝訂成作品,提著大包小包要去赴一個資深職位的面試。翻開活頁冊,每一頁都是我的心路歷程,流水帳一發不可收拾,對方突然打斷我說:「威廉,每個項目挑一個最有代表性的出來講,我待會還有兩個會要開,很抱歉沒辦法聽你一一細說。」
想證明自己很努力,其實可以更有技巧。面試高階職位,公司看重的不會只有努力,在專業領域的特殊成績會是出線的關鍵。
抓重點是很多人欠缺的工作技巧,很常看同事超過二十頁的簡報只為表達一個結論,洋洋灑灑的過程描述像自助餐的廉價炸蝦,撥開厚厚麵衣會發現整隻蝦,只有一根蠟筆大小。工作表現是結果論,足以寫進簡報的一定要夠特殊,做事不得要領會反應在履歷上面,太冗長的心路歷程沒人有耐心聽,要追求精準,必須像射鏢一樣不斷練習,力道、穩定度跟目光角度缺一不可。
多虧面試失敗的洗禮,無法知己知彼才會落得盲目追求報告的厚實感。前後交手過幾個業界大老,經過獵人頭顧問的耳提面命,真正高手的說話技巧是言簡意駭。將十年經歷濃縮成十頁簡報,再用十分鐘的時間讓對方感受專業,初步得成功建立信任感,剩下的五十分鐘最重要,不著墨太多豐功偉業,直接談理念跟實作技巧,想辦法鏢鏢都命中紅心。
多半能通過初步篩選,已經從履歷上感受到能力,進入面議程序是想印證彼此的期待,消除疑慮,藉著面對面溝通來感受特質,判斷能否勝任。面試時間有限,若花在不得要點的流水帳報告,就是浪費。外商大廠慣用的英文簡式履歷就是最好的規格佐證,單憑一張 A4 紙想厚也厚不了,如何讓它看起來很有分量,追求精緻度才是正經事。
職場求生法則
虛耗時間不僅是面試者做簡報時的通病,也是多數人的職涯狀況。認真不等於精彩,為擺脫平庸無味,每段職涯都得創造亮點,個人成就的門檻是別人所不能的特殊表現,能夠如數家珍,才是一份履歷應該要有的豐厚。
▪️ 一個人睡,好過兩個人互搶棉被 ▪️
《威年催眠秀》第三季「職場逆轉勝」5/22 正式開播,每週日晚上九點更新。
追蹤《威年催眠秀》專屬 IG 頻道 @williamtsengshow,當集來賓精彩金句、私房彩蛋搶先放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