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我做了一件就算失智還是會念著的事

螢幕快照 2017-04-26 下午6.35.38

2016年年末,我做了一件就算失智還是會念著的事,意義重大。

確定離職的第一個夜裡,我煩躁到失眠,對於計畫成癮的人來說,獲得全面自由才是焦慮的開始。面對接下來多到溢奶出來的時間,我開始回想,有沒有一件事是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去做的。

於是連夜刷了一張前往法蘭克福的機票,選在聖誕節前出發,趕得及跟表姐一家過年,中間的細節之後再聊,最後在農曆年前回到台灣,為期整整一個月,接著心滿意足地睡去。

隔兩天我起了個大早,鮮奶茶才喝第一口,發現Green Day官網釋出世界巡演訊息。倉促解決完早餐,回家一邊手抖一邊開筆電搶票,最後成功買到明年1月19號柏林場的演唱會。

「在Green Day的演唱會吼到沙啞」是我18歲就早早就選好的人生清單,恰好在歐洲之旅碰上巡演,確實是命運的相逢,對務實過頭的我來說,不留後路是很反常的舉動,勇敢掏空存款,變成是一連串實現夢想的起點。

確實從那一天起,31天的歐洲行變成近期生活重心,安排行程、努力找案子籌旅費、查資料,又充實又快樂。面對遲來的Gap Year,興奮跟緊張交錯,像是準備跟一名聊好幾年的網友見面。這輩子第一次覺得,原來有能力實現夢想的心情,是踏實的。


2019年後記

16年底出發前,我發了一封招呼信(Hello Mail)給airbnb的民宿主人Philip介紹自己跟來意,他覺得很有趣,怎麼會有亞洲人在彷如死城的季節來歐洲旅行,建議我夏天再來。兩個月後,順利抵達到柏林airbnb民宿,他問我:「你從台灣來柏林,只為了看Green Day演唱會?」

我還記得當時看直播的朋友說:「你居然去了!」、「我的天啊!是Green day。」「現場嗨嗎?」一個人跑到德國看演唱會這件事,蠻像我會幹的事,但身邊的人沒料到會那麼徹底,以為只是嚷嚷沒料到在一天內決定,隔一個月就出發。

一開始在會場裡,我一個人不斷四處張望,心情很嗨但無人可以分享,旁邊是一對情侶,前面是一對父子,突然燈光一暗暖場樂團出現,唱完開始閃著燈光,氣氛隨著觀眾節拍同步升溫,閃過一道強光主唱Billie Joe忍不住大吼:「Everybody, Stand up!」,全場快要暴動。

人生地不熟,最想聽到的〈Holiday〉前奏一下,我趕緊拿起手機錄下來,要壓抑手抖跟興奮,實在太難了。唱到成名曲〈Basket Case〉,前方的父子突然站到椅子上瘋狂甩頭,旁邊的情侶轉頭過來對著我唱:「Do you have the time to listen to me whine?About nothing and everything all at once.」我先是嚇到,接著大笑。

突然間,我好像跟他們是一夥的,順勢也站到椅子上跟旁邊的人一起甩頭,雙手舉高,幾乎用全身的力氣吼著唱:「Sometimes I give myself the creeps. Sometimes my mind plays tricks on me.」我異常亢奮笑到嘴裂,同時間眼角閃著淚說不上有多感動,離場後直奔地鐵回到住處,一路上腳都還是浮浮的,感覺很不真實。

昨天,見到好久不見的老朋友Iris,問我現在生活的動力是什麼?是賺錢嗎?我說不完全是,有錢吃飯就好,我一直都不是想要很有錢的人。一邊夾著白菜滷跟炒螺肉,一邊思考著要給個好一點的答案,當時我想到16年底的這場演唱會。

我回他說:「從上一份工作離職後的茫然失措,到此刻每一天有忙不完的待辦事項,太遙遠的事我沒辦法想像,只要能夠踏實完成每個微小心願,不偏離理想就是我生活的動力」演唱會的片段一直存在手機裡,時不時會拿出來看,這件失智前會記得的事成了這兩年撐下去的力量。


Photo by Debbie Kuo

Product by Calvin Klein 手表飾品台灣粉絲團 (Watch:Minimal Collection)

若是真心愛我,愛到想要有多點互動,請到臉書找秘密社團「青春有限公司」,務必回答完三個問題,才會放你進來。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Youtube:https://pse.is/APHKC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