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醞釀著搬家,一有空就開始整理雜物,心一橫,只要超過一年沒用到就扔。原本有嚴重的留戀症,歷經八次更換住所,早就歸納出一套打包理論。早些年,只要搬家一定至少八大箱起跳,小至失心瘋扭到的醜公仔,大到連陪我北上的單人床包都捨不得扔。最常整理整理,因為一張紙條出了神。我始終覺得只要依附著回憶,它就有存在的理由,要學會取捨太為難我了。
半年前那次旅行給足我機會去練習取捨,一個月流轉過六個城市,時常拖著行李箱在漫天大雪裡找方向,從陌生走往另一處陌生,20公斤的平均限重徹底把我長年的留戀症給治好。離開前的每個晚上,我總是坐在地上將幾天內的票根、收據、地圖、簡介……等,搜集到的所有紙張一一壓平、疊好,一個城市用一個夾鏈袋收著。
行李箱的空間有限,人的記憶載體同樣有限,積累多了,好的壞的過去都變成負擔,腳步一沉就沒辦法走遠,與其留戀,不如懷念,這種感覺在去年那趟31天的旅行特別強烈。化繁為簡是我的治療方式,太沈重的帶不走的就不再強留,若有感動,就寫在明信片寄給自己,讓滂薄回憶能附在字跡裡,甚至偷偷藏在氣味裡。
我的房門對角,放著幾堆看到一半的書跟舊雜誌,後面壓著一張未拆封的黑膠唱片,是當初在倫敦Abbey Road Studio買的《Eight Days A Week》原聲帶。在那之前,我曾無數次想像自己呼吸著倫敦的空氣,來到英國尋找The Beatles(披頭四樂團)曾存在過的痕跡,買下這張黑膠是為保存那份激動。
整趟旅途幾乎沒買紀念品,倫敦是第二站,這張唱片始終被安置在行李箱底部,上頭鋪著柔軟質料的衣褲,小心翼翼的帶往布達佩斯、維也納、布拉格、柏林,一路跟著回到台灣。我把它當作成紀念,紀念那年冬天在Abbey Road朝聖披頭四的重要一刻 ,膠膜沒打算撕開,就這樣靜置在牆角慢慢被新生活淹沒。
同樣來自英國的高端香水品牌CREED(克蕾德)擅長用馥郁香氣揉合出雋永,Aventus(阿文圖斯)香水瓶身像極黑膠紋理,瓶蓋則是舊式指針,沿著軌跡刮擦,噴灑出獨特香氣。閉上眼,像穿越到倫敦舊區的紅磚老宅,化身英倫紳士椅靠著皮沙發,聽著The Beatles(披頭四樂團)的舊唱盤,隨著搖滾節奏輕敲木質扶手。
前味略帶猖狂的黑醋栗跟蘋果香,中段轉為明亮的木質花香調,最後是橡樹苔跟龍涎香在身上停留,微微性感,清新與溫柔的兩極轉折相當明顯,喚醒幾個月前的倫敦記憶與感動,這時我才發現依附在氣味的記憶,再怎麼樣用力也捨不去。
【附註】
《Eight Days A Week》中譯為《一週八天的歲月:披頭時代》是2016年9月發行的長篇紀錄片,剪輯著大量 The Beatles(披頭四樂團)的巡迴演出片段,尤其是早期從1962年最開始在Carvern club的演出,一直到1966年舊金山的最後一場演唱會,完整還原60年代披頭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