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幸福的芬蘭人說:「當家裡的顏色不超過五種,能讓人更平靜。」

Tiina Ilmavirta 是來自芬蘭的生活風格部落客,Instagram 帳號「designwash」約有兩萬粉絲,算是小有名氣,黑白灰的極簡風格太鮮明,滑個幾下很難不按下追蹤。把「家」當成展示空間,這種社群經營方式在國外很常見,他們管它叫「Insta Home」,像住在樣品屋裡面,很刻意塑造不經意的生活片刻,雖然有些造作,但還是有一種魔性,會讓人忍不住投射想像,要是可以住在裡面就好。

位於芬蘭灣北岸的艾斯博市(Espoo),是僅次於赫爾辛基的第二大城市,多次蟬聯聯合國《全球幸福指數》冠軍的芬蘭,絕對稱得上國際天龍國,而艾斯博則被國際天龍人譽為最幸福的城市,要做多少輩子的好事才能出生在這裡,結合自然景觀、藝術人文跟創新科技,而 Tiina 的家就座落在全世界的幸福制高點,一處藏身森林的獨棟小屋。

 

好品味其來有自,寫部落格、經營社群只是副業,Tiina 真正的身份是藝術總監,擁有一間室內設計公司「PreWork」,她和丈夫 Olli Salminen 育有兩個可愛的小男孩 Nuka 和 Nilo,時常出現在她的照片裡。

兩年前,購入一間建於六零年代的老房子,住沒多久開始感到身體不適,沒料到是基底發霉,屋況很差,芬蘭人的傳統觀念認為黴菌對健康有極大的危害,在被《一条》訪問時,談起這段過去難掩痛苦。有不少網友看到這段,忍不住發噱:「果然是最幸褔的芬蘭人,只是發霉而已就可以難過到哭。」

這副景象對台灣人來說會感到格外的衝擊,尤其是長年住在東亞地區首屈一指的發黴之都—台北,烏拉博士(註1)為此特地去查這件事,原來芬蘭人不僅認為黴菌有害,發霉的房屋必須要立刻拆除,就連長黴的物品都得丟棄,一夕之間失去所有家當,衣服、家具、書籍和跟珍藏的老照片全部都得銷毀,這也難怪 Tiina 會哭。

 

花了整整一年找房,用兩個月的時間重新裝潢,一層樓的建物裡面有有開放式廚房、大客廳,三間臥室、浴室、廁所和洗衣間。家裡沒有藝術品,反而將用窗框加大,外面的自然景色就是最美的畫面,並用白色、黑色跟沙色作為空間配色。

「當家裡的顏色不超過五種的時候,就會感覺更平靜。」—Tiina Ilmavirta。

在接受設計網站 Designsetter 訪問時,聊到如何創造居家空間裡的安心感,她說:「我想創造一個寧靜的氛圍,對我來說最棒的家是能帶給人舒服的感覺,越是簡單我就越喜歡,沒有太多高彩度的顏色,我用中性色調跟消光材料來創造柔合的感覺,並用黑白對比來凸顯俐落的視覺風格。」

 

真正舒服的家會黏人,攤開北歐系(Nordic Style)的視覺光譜,Tiina 的居家風格算是最極端的做法,謹守少即是多,如果是獨身公寓就合理,但我很納悶,高冷的視覺美學,要如何與四口之家理當要有的溫暖氛圍結合?這也是他的粉絲最常問的問題。

Tiina 的極簡主義,來自那一場萬物皆得拋的窮困生活,到後來發現生活裡有太多不必要的裝飾品,這是好聽一點的說法,原則上使用頻率低的物品,其實就跟垃圾沒兩樣,歸納出「如果不需要,就不要買」的捨離法則。

 

孩子的成長過程裡會不斷地囤積物品,Tiina 死守著購物底線,為留給全家人更舒適的生活空間,他也倡導物歸原位的收納技巧,屋內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是唯一位置,多出來、放不下的東西就是不需要,一想到無法收納且壓縮到生活空間,自然就不會想買來給自己添麻煩。

Tiina 將「人」的使用空間最大化,而不是病態的斷捨離,強迫自己假裝沒有物慾,或是在相機鏡頭照不到的地方,消極地將雜物堆成亂葬岡,像是我本人就是。但我很難想像兩個孩子,在沒什麼顏色的空間內成長,長大後到底會變成何等冷靜的大人,在幾歲時就看破紅塵,會不會對草間彌生的作品過敏,值得追蹤探討。

註1:烏拉博士為知名卡通《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角色,以烏龜為創作原形將其擬人化,代表學識淵博。

Source:《一条》《design wash》《design setter》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威廉首部散文創作《我忙著孤獨:獨居時代的悠然自在》2021/12/20 已正式上市。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