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i 的亮白實力有憑有據,30天淡一個色階的節奏我心服口服

「怎麼搞的?我以前明明很白啊。」我一直以為臉部暗沈是黑色素沈澱,出門不忘擦防曬,每天早晚勤擦有淡化效果的美白精華、打雷射,但事倍功半,其實原本白肉底的人會變黑,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膚含氧量太低,臉才會有一種關燈的暗沈感,挑對產品有效活化肌膚,就能把燈打開,恢復原來的白皙膚況。

前陣子,收到一個神奇的銀色膠囊,外形像小型太空艙,對半旋開,耳邊突然響起哆啦A夢的音效,忍不住插著腰大喊:「是 iCi 動態保養組合!」裡頭裝著一款全能精華乳液跟一台小型肌膚檢測儀。創辦人 Paul Chen 陳威宇是醫療工程領域的博士級專家,更是全球最大膚質數據平台「iCi en orbite」的創辦人,曾為不少保養品大廠如:Estée Lauder(雅詩蘭黛)、Beiersdorf (妮维雅母集團)、L’Occitane(歐舒丹)做數據分析。

近年我從絕對美肌轉為偏敏弱的膚質,一個不留神沒顧好就會掉入萬劫不復的爛臉地獄,因此來路不明的品牌不敢亂用。由他操刀研發的產品,打破生技實驗室的研發模式,運用理科思維,讓真實的皮膚數據說話,從使用者的膚況得知需求,再從需求去調配產品跟保養步驟,再多名人證言跟媒體報導都是浮雲,還不如提供個人化的大數據,來得有說服力。

為期一週的前測效果顯著,於是我就放膽挑戰連續使用一個月。

「肌膚泛紅、暗沉跟輕微的酒糟鼻,是我面臨的棘手問題。」

透過檢測儀分析膚況,把棘手問題數據化,泛紅跟酒糟鼻是油脂分泌量過多,導致毛囊阻塞,暗沉則是肌膚含氧量低,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僅能點出問題,建議該怎麼保養,光靠肉眼無法判定恢復狀況,能有一台儀器隨時輔助,每日追蹤膚況,並透過數據分析提出對策。徵狀有分輕重,相對地產品跟程序的選擇,也會隨之更動。

膠囊內有一款「iCi 原力極致修護精華」,由核心專利成分CORE LGF組成雙管高效精華Mars和Lune,分別加入玻尿酸和合成角鯊烷,設計有七個刻度可以配合檢測儀跟App操作,讓數據決定今天該擦什麼成分的保養品。通常我會先用溫和成份的洗面乳洗淨,接著「裸測」,最近作息很不正常,為了趕新書進度,幾乎每天都三、四點才睡,肌膚自然偏油。

從2月22日開始 iCi 的保養實測。

透過Android系統的Google Play或iOS系統的App Store皆可下載 iCi 智慧應用程式,進入操作介面,使用時以藍芽連接檢測儀。選擇保養檢測,自動保存每日數據讓後台可以分析、追蹤,配置出最妥善的精華液比例。
根據操作指示,雙頰跟額頭的皮膚是主要的檢測範圍,只要輕壓掃描就可穿透肌膚表面到較深層的真皮層,偵測肉眼不可見,在肌膚深層裡變化、代謝中的細胞組織狀態。
第一天受測結果是「4」,表皮層受損後導致細菌髒污容易進入皮膚底層,導致容易發炎,破壞膠原蛋白,將精華液瓶身轉到「4」的刻度,由專利成分Core-LGF搭配玻尿酸和合成角鯊烷,比例各半。
使用步驟放在化妝水之後,補水、提亮是使用當下能夠明顯感覺到的瞬效改變,可依照個人需求再用它牌的霜類產品。
iCi 的產品有個專利成份,會讓使用者進入一段冒痘期,根據個人膚況時間長短不一,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第二週,時間是2020年3月3日,當時有點慌張。(誰不慌張?)

【 iCi 小教室】

出現粉刺暗瘡很正常,稱為「好轉反應」,皮膚深層被專利成份「Core LGF」加速代謝,這些痘的位置確實是近一年曾經冒出來,但沒有被妥善處理,在表皮層不斷擦藥消炎,最後埋入深層反覆復發的難纏大痘。

有些人是長很多細小的紅頭粉刺,但我本人接而連三遭逢巨痘,可見皮膚有多毒,沒有冒頭的痘痘不要隨便亂擠,有明顯的異物感多半是發炎、膿、油脂結塊,可搭配痘痘藥,它不會自己開花結果,這短期間我有去找專業的美容師清理,iCi的修護精華是把髒污從深層推擠上來,還是要靠點外力才能斬草除根。

2020年3月30日的白天自拍,可以看到膚況明顯變好,原先的暗沈跟痘痘大為改善,雖然天氣是真的好,但自帶光的感覺沒在唬人。
使用一個月的成績單來了!不如讓數據說話。

1. 檢測肌膚的儀式感

我開始懂得「養膚況」,常常忙到三更半夜吃超辣的鹹水雞,搭配黑咖啡,隔天一定大冒痘,就跟每天量體重會喚回羞恥心的作法一樣,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測膚況,為求高分,不惜忌口跟早睡。

2. 保養必須對症下藥

氣候多變且受到環境影響,不可能一年到頭都是同個膚質,夏天的時候我是混合偏乾,冬天我就是敏弱偏油性的肌膚,之前我會憑感覺來更換保養品,但現在有 iCi 對症下藥,更能精準修復受損的膚況。

3. 暗沉問題顯著改善

使用一個月,最有感的是皮膚明顯變亮,逢人就被誇氣色變好,把含氧量跟含水量提高,至少可以白一個色階。泛紅部分則要加油,擺脫不了熬夜的宿命就不能停止出油,是我咎由自取,不能怪 iCi。


iCi 官方IG:現在就追蹤 @ici.enorbite
iCi FB粉絲專頁:現在就追蹤 ICI – Air-Lab
iCi 官方網站:https://ici-enorbite.com.tw/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cc3e7f3767d54592ed98d7c1b4de32ea7_19954874_190417_0001.jpg

嗨!這是廣告沒錯,我的新書《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已經上市,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博客來Books.com幫幫你:購買連結。第二本書預計將在2020年五月跟各位讀者見面,請務必耐心期待。


《PSYCHO doc. 精神科觀察日記》
Instagram:https://goo.gl/UtrmBS
Youtube:https://pse.is/APHKC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nother.wt
Website:http://williamtseng.com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