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40 歲教會我一件事: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不需要別人來指指點點

年歲告訴我,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還有放棄自己,別人的建議,參考著聽。 進入四十,等於進入不惑之年,難道未來就沒有疑惑嗎?實際上我不清楚現在做的決定將來會不會後悔,也不明白老了有沒有足夠退休金,更不知道有沒有能力陪伴家人度過晚年病痛或失智的歲月。 中年要面對的困境很多,跟過去不太一樣的是,已經不太會去詢問身邊朋友的建議,反而三不五時需要能打發消遣的酒肉朋友,約出來吃個燒肉,或著去郊區爬爬山健行。所謂的人生疑惑不會透過分享馬上找到解答,大部分人都是出「事不關己」的餿主意,真正了解並解決問題的人也只有自己。

人人都有病,身邊都是神經病

還記得年輕時,老愛把問題分享給周遭的智囊團,例如:「男友三天不回訊息給我,是不是不愛我了?」或著「公司要我轉調其他單位部門,我該接受還是不接受?」不管是感情還是職場困境,期待從別人的觀點中解救自己,找到靈感跟方向。 朋友問:「你覺得我離婚,好嗎?」 A回答:「當初就叫你不要嫁這個爛人。」 B回答:「你不要告訴我,你錢都被他花光了,我不是有說過。」 沒錯,越是親近認識的朋友,往往給的建議都帶著複雜情緒跟憤怒,他們說得都對,不過聽到的當下感覺真的爛透了!彷彿就是在說「早跟你說,你還不聽」。 過去我要離職時,身邊人也都勸我不要衝動,後來想想也沒錯,他們也沒衝動過,怎麼能叫你衝動離職。隨著年紀,我發現人人都有病,卻說不出什麼病,彼此都各自有踏不出的困境,某個瞬間都在向下沉淪,都急著在載浮載沉的大海中抓住某一根浮木。 最終,我們常常相約某一間廟裡求神問卜,期待上天能給出一盞明燈。先默念自己出生年月日,把心中的問題在腦海默念三遍說:「娘娘,請賜我一個聖杯,一盞明燈。」好運時,我會得到一張籤詩,若是好籤,我會開心上一陣子,若是壞籤,我會憂鬱上一陣子,但不管好壞,我的人生也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如今想來也荒唐,自己的人生方向竟要神明幫我做決定,抽屜下疊滿各種籤詩,卻沒有一個能真正指引我走出迷惘跟困境。

▲阿根廷‧烏蘇懷亞(圖片出處:雪兒CHER《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謝謝長輩的建議,但我不接受

如今,到了四十,我覺得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再需要各種建議!無論感情還是職場。」尤其是面對長輩數十年如一日的說教,想直接擺出「已經聽過數百次」的無奈表情,並脫口而出「我已經不是三歲小孩,再壞再爛我也活在世上這麼多年,可以省下你的口水,別浪費唇舌在我身上好嗎?」

不想演戲,不想裝好孩子,不想唯唯諾諾的在旁邊應答說是,如果對方都不接受你已經成為大人,心想為什麼要尊重對方是一位值得信賴的長輩。

期待被理解,被擁抱,不要彼此討厭

終於認清自己沒有年長者的豁達,也明白某些生命的裂痕難以修補,也不需要太多心靈雞湯餵飽空虛的靈魂,更不需要一堆冷眼旁觀的毒雞湯平復情緒。 遇到低潮時,倘若能被理解,是會開心的,但如果不被理解,我也不會在乎,畢竟日子就算在地獄,也不需要誰的同情;就算生活在天堂,也不需要誰羨慕。不過若有人能有同樣的感覺,那麼我們可以互相擁抱,同溫在一起。 年歲告訴我,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或是放棄自己,別人的建議,參考著聽。 本文摘錄自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此書寫給一群跟我有同樣的靈魂,不卑不亢地頑強耍廢,不再逼自己長大變好的人。 半熟,不熟,原以為40歲老該成熟,結果活的就像20歲般不上不下。人的迷惘,是一輩子的功課,沮喪跟不安會一再地重複,追求沒有夢想的理想人生,踏實追逐自己認可的生活,就算再壞,日子都會好起來的!

推薦搭配服用→《威年催眠秀S01E17|談成長:辭掉工作、花光嫁妝、用力旅行,換來一個不隨波逐流的人生 feat. 雪兒


▪️ 一個人睡,好過兩個人互搶棉被 ▪️

威年催眠秀》第二季「新獨居時代」正式開播,每週日晚上九點更新。

追蹤《威年催眠秀》專屬 IG 頻道 @williamtsengshow,當集來賓精彩金句、私房彩蛋搶先放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