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當《VOGUE》刊出第一禎彩色版的封面,香奈兒女士亦用首次創作的頂級珠寶系列,再為時尚史寫下新的篇章。幾位才華洋溢的好朋友齊聚巴黎,全為了一場名為《Bijoux de Diamants》的鑽石珠寶展。
「我之所以會選擇鑽石,是因為它以最小的體積,展現最大的價值!」—嘉柏麗·香奈兒。
那一夜,香奈兒女士在巴黎市郊的私人豪宅拿著筆記本確認細節,插畫家克里斯蒂安‧貝拉爾 (Christian Bérard) 拿起畫筆速寫她為蠟像模特兒造型的瞬間,影像大師羅伯特‧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拍攝珠寶作品的黑白照片,詩人尚‧考克多(Jean Cocteau)手寫一份書稿,這很可能是史上頭一份媒體資料。
當時有幾項創舉,不得不讚嘆香奈兒女士前衛的思路與形塑美感的執行力。受到倫敦鑽石集團委託,作為一名時裝設計師她獨排眾議,讓頂級珠寶如緞帶、流蘇與羽毛般柔軟,並捨掉僵硬無趣的扣環,改成自由變化的款式,項鍊、耳環、胸針經過拆卸跟重組可一件變三件。她總能將看似瘋狂的想法,實踐成創意。
「我的珠寶創作絕對以女性和她們的衣著為創作發想。因為穿著會改變,我的珠寶也能隨之變換搭配方式。」—嘉柏麗・香奈兒。
珠寶和服裝的作用皆是襯托自身之美,不該箝制住身體,配戴她的作品時仍能自在活動,甚至比以往更加自信。融入在時裝設計的深厚底蘊,從兒時修道院的磁磚長廊、巴黎醉人的夏夜繁星擷取靈感,融入天文符碼,以鑲嵌工藝將珠寶意象化,並藏著許多不規則的細節,讓觀賞者樂在發掘。
90年後的我,有幸收到一封印著星形鑽飾的邀請卡,穿越到巴黎聖奧諾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29 號,走訪當時的展覽空間。作為巡迴展的首站,品牌把最齊全的頂級珠寶作品留給臺灣,香奈兒珠寶創意工作室再次從《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的前衛概念中汲取靈感,展場可分成沙龍跟花園兩區,且讓我挑幾件最愛的作品,分享給親愛的讀者們。
沙龍區運用投影跟發光的線條,在全黑的空間裡繪出香奈兒女士的宅邸輪廓,沙發、壁爐跟入冬的窗景,還原當時的蠟像模特兒,配戴著頂級珠寶。
完美復刻的 Comete 項鍊與人體石膏像。
保存至今的 Comète 胸針。
花園區捕捉巴黎的夜空,圓弧形的展場空間讓動線十分流暢,利用石材反射出星光,猶如一面靜止的湖泊。
坐在中央的長椅上,感受頂級珠寶的光芒環繞是最美好的一刻。
此區的作品可分成三大類,白鑽跟鉑金底座為主的星(Comete)與月(Lune),亦有黃金跟黃鑽打造的太陽(Soleil)。
Comete Opale系列有手環跟戒指,鑲嵌藍寶石、蛋白石跟白鑽讓日月與星,三者同輝。
底座結構性非常強大的 Lune Silhouette Bracelet。
Lune Etincelante Brooch 迷人的月暈與星河。
我好愛 Soleil Ganse 對稱均衡的美。
黃金底座鑲嵌白鑽主石的 Soleil Contraste Bracelet。
作為少數以黃鑽為主的作品,Soleil 19 About 項鍊耀眼得很深刻。
讓我驚呼可愛十八次的 Satellite Harmonie Brooch 人造衛星胸針。
作為《1932》系列的壓軸作品, Allure Celeste Necklace 確實夠份量,集結不規則五芒彗星、放射狀的太陽光芒,以及藍月光暈三種元素,亦可拆卸成胸針跟手環、長鏈,是當代的珠寶工匠們致敬香奈兒女士的驚奇之作,精湛細節足以讓百年的時光凝視。
Source by Chanel High Jewelry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威廉首部散文創作
《我忙著孤獨:獨居時代的悠然自在》
2021/12/20 已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