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懂事過了頭反而是自虐,越替人著想就越容易被漠視付出

人與人之間要有來有往,互有進退,不避諱的麻煩彼此,單方面的忍受就是縱容,他原本沒有如此荒謬,後來變得如此張揚跋扈都是你允許的。我很喜歡自助旅行,一開始的目標大多鎖定距離近溝通沒有問題的日本。熱衷於規劃嚴謹的行程,每天的踩點寫得密密麻麻,還精細到要搭幾點的長途列車都得全數掌握,不容許任何差錯。

經驗多了加上年紀越來越大之後的旅行心態懶了,連帶行程也變得鬆散,訂了機票飯店就可以出發,要去什麼景點前一天晚上睡前 Google 後就決定。以前總在擔心漏了哪裡沒去到, 會跟什麼美食擦肩而過,購物清單永遠列不完整。現在已經不再會有多餘的念頭,開始認定錯過也是旅行的一部分。

因為知道擔心沒有用,不管事先準備多麼周全,旅行避免不了要迷路、有差錯。既然是一定會發生的事,那也只能讓它發生不必刻意避開。就算已經是這樣隨性的心態了,前幾年一趟大阪行卻還是被一家著名的串炸連鎖店,搞得大失所望。花上等待的時間也照例點了店家的招牌,卻根本食不知味,枉費我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跑這一趟。

後來跟一位當時每個月要去日本一兩趟的朋友聊到這件事時,他笑著回應:「那是你去錯家了,你應該要去另一家分店。」朋友的好心提醒卻踩到我的底線,怒氣難平的我心想:「這不對吧?消費者因為信任你的品牌所以進去消費,沒有監控好餐點品質是店家的問題,怎麼會變成我必須要知道哪一家分店才是真正美味值得消費的呢?怎麼會變成我應該要做足功課,知道應該去那一家才能避開地雷呢?」

這件事居然變成是消費者的錯,這樣的結論讓我相當不開心。人際之間的往來也很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分明錯在對方,你卻成為必須反省檢討對象。在發生衝突後,有些人會這樣勸架:

「他沒有惡意只是說話比較不客氣。」

「他人不壞只是有時候會比較火爆。」

「他其實也會照顧別人,只是更會占人便宜。」

像你這樣懂得關照他人情緒的人反而成了活生生的受氣包,沒有人會去指責惹事生非的肇事者,反而會覺得你少見多怪,他就是這樣不講理的人你稍微忍耐一下不就沒事了。這話說得像在指責你,不懂得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這話也像是在說仗著真性情而不講理的人沒有錯,是吞不下這口氣的你有錯。

可能是你一直以來就不太計較,最快解決這樣尷尬狀況的辦法當然是找比較好說話的人下手,才能迅速平息爭執。所謂真性情而蠻不講理的人可以如此蠻橫,是因為事情的一開始大家總是希望以和為貴,不追究是非的讓步,才造成他往後理直氣壯地橫行霸道,這是當初縱容他的人必須要承擔的後果。

毫不掩飾的真性情其實就是一個人不成熟的表現

你當然可以很有自己的個性,但真性情的表現有個前提是: 不能夠讓旁人感到不舒服。你可以盡量直來直往、以真性情待人處世,但這不代表可以無視他人的底線,否則被當成一個不夠尊重別人的混蛋也在所難免。

在大人的世界裡生存,請照顧好別人的情緒,如果你只在乎自己的舒心卻讓他人不舒服, 那就是不對的。沒有人應該要承擔你用真性情包裝的自私, 即使親如家人也不是應當。人際之前的社交往來顧及別人的感受是必然,是成熟大人必須要有的禮貌,不是用一句真性情就可以掩飾過去的。

在充斥表面平和的職場,為了避免衝突我們往往選擇容忍情緒乖張的人。這樣的退讓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往往會讓他得寸進尺,以為大家的容忍都本該如此。一個再有能力的人若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只讓人想敬而遠之。也別把自己活成習慣壓抑情緒起伏,總是優先考慮別人喜惡這般卑微。

越是懂事越是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往往越容易被漠視你的需求。平時與世無爭,不捲入內鬥紛爭是你的選擇,但是在該為自己爭取的時候當然還是要懂得挺身而出。越懂事只會被認為越應該,不會有人記得要心疼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要拚鬥。光是顧全個人的生死就會耗盡一整天的力氣,你無法期待有人總會抽空趕赴你的救贖。

過度懂事的人有無法戒除的盲點,總在檢討自己,總在責備自己少做了什麼。

懂事過了頭其實就是太自戀,以為全世界的出錯都跟你相關。懂事過了頭更是種自虐,給出去的退讓體貼只淪落到被糟蹋。不要在別人的錯誤裡找自己的過失,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檢討自己。懂事也要懂得適可而止,並不是所有的過錯都是因為你,更不是所有的過錯都與你有關。

人與人之間要有來有往, 互有進退, 不避諱的麻煩彼此,單方面的忍受就是縱容,他原本沒有如此荒謬,後來變得如此張揚跋扈都是你允許的。是你一再隱忍讓他貪得無厭最終完全失控,他的崩壞,你是責無旁貸的幫兇。寬容要給懂得回報的人,妥協不是全面棄械投降,同樣溫暖的人才值得體諒,委曲求全用在自私的人身上都只是白白浪費。

本文摘自《所幸世界沒有虧待你的良善》(悅知文化)


一天最黑暗的時候正是天就要開始明亮了,
若是覺得現在的人生太苦澀
是因為它正要開始好起來。
明明是如此深愛這個世界
卻被無情對待
40篇溫柔話語接住被情緒、關係弄得不知所措的你。

《所幸世界沒有虧待你的良善》艾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