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甘平庸的設計人:你的命運不該只有忙跟茫

畢業隔一年,幾個同學吆喝著要聚餐,當天來了十幾個人,坦白說這類型交換近況的聚會有意願出席,通常是職場第一步踏得相對順遂的人,席間話題圍繞在新生活、新工作,氣氛挺熱絡。我大學就讀設計科系,主修電腦繪圖、影像剪輯、動畫跟多媒體,這時期能從事本科工作的同學肯定都有兩下子。

時間軸再往前推到2002年大學入學那天,當時有一句口號很紅:「選系不選校」,時有耳聞名校學生原本成績可以錄取台政清交,卻選擇私校的設計系就讀,不顧一切追求理想的勵志故事。確實,當時能擠進設計系窄門的學生通常素質不差,美感跟創意是基本要求,我曾在《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一書描述過設計系的入學考試,個個允文允武,花招百出。

入學的時候以為自己很特別,畢業後才發現被社會歸類在平庸的大多數。

與眾不同的榮譽感沒跟著我太久,無奈那幾年產學環境巨變,大專院校廣設設計科系,緊接2006年迎來少子化衝擊,2008年設計系畢業生人數超越所有類別,成為台灣最「普遍」的學歷,2014年重蹈生科跟餐飲科系的覆轍,人才過剩。

夢碎的悲傷沒有延續太久,現實就擺在眼前,你不得不低頭,身上背負著沈重學貸被迫接受低薪,安慰自己說:「先求有再求好。」畢業那年,一半以上的同學找不到相關工作,全系一百一十個畢業生,僅有十位左右順利進入動畫、影視產業,班上第一名畢業的同學跑去當平面攝影助理,至今渺無音訊。

那場餐敘之後,我們變成三年、五年、十年一聚,出席的人越來越少,這幾年連三五個人要湊在一起都有困難,從同一個點,散成不同的圓,工作範疇的人際成為各自的生活主力,設計系人生變成某段的共同記憶。做不了那十分之一的設計師,其餘的十分之九被放到茫茫人海裡,與他人公平競爭。當時能挺過就業環境的嚴苛,最後在職場生存下來的我跟我們,終於變成識途老馬,畢業十多年後的今天,想給初入社會的設計人一些甘苦建議。

畢業即轉職並非資質差,人生本來就得隨時有備案

大學課程只是把學生放到比較有興趣的範圍學習,並不是論定出路,人生得一直靠著犯錯、修正、摸索才能找到方向。不管工作幾年,養成備案習慣有好無壞,我當時念設計系,靠著校報記者、社團的相關經驗,以及長期累積的文字能力,順利應徵上國際時尚雜誌的編輯助理工作。

況且隨著年資累積,轉職會比求職還困難,慶幸在進入社會的第一天就迎來危機感,如果賴以為生的設計技能失效,要用什麼本事在職場上生存,早早悟到是好事。勇氣是關鍵,我遇過很多想換跑道,但永遠沒辦法下定決心,如果眼前做的事努力好久只能勉強餬口,熱情燃燒殆盡就得面對現實,從興趣培養出的第二專長,將會是一條活路。

你和業界的距離是經驗,設計師能在最短時間滿足客戶

不光是設計系,多數的畢業生進入社會就得面臨從頭來過的磨練,僅有少數的奇葩,從學生時代就接案接出一片天,磨鍊出與業界水準齊頭的真本事。其餘的人不管被放到哪個領域,或是到一個會把設計叫做美編或美工,甚至請你幫忙修電腦的傳統公司,都得學習沉得住氣。

沒有本事選擇工作是事實,但你可別甘願一輩子被現實生活挨著打。設定好目標職位,摸清楚你們之間的差別,接著再辛苦都別輕易喊累,待得住的人才是贏家。

設計人跟設計師擁有同樣的技能,但後者靠著實戰練習提高效率,從無數經驗中累積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精準地完成客戶需求,設計師不等於藝術家,好作品不能光靠自己磨,得靠溝通,你的任務是本著專業去滿足所有人,包括消費者(或使用者)。

無關景氣跟運氣,你最大的武器是美感與創意

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但設計系學生仍擁有兩片藍海,不一定得把職涯拘泥在設計,廣度拉寬到創意跟美感範疇,跟創意有關的工作像是廣告、行銷、企劃,跟美感有關的工作像是藝術指導、商品陳列、採購,都是很好延伸並且相對地職缺較多。

就算做了一份和上述領域毫無關聯的工作,但在職場裡擁有一顆懂得變通的腦袋,以及對精緻度跟視覺的掌握力,都是很好的加分題。剛進入雜誌社的我,雖沒有單元企劃跟執行經驗,但比起傳播、語文學院的新鮮人,我具有版面視覺的概念、企劃整合能力,以及對服裝搭配的敏銳度,上手速度比誰都快。

單打獨鬥撐不了一輩子,管理是必修的社會課

升管理職、創業是年過三十之後,同溫層間的熱門話題,台灣的設計科系大多是美感培養跟技能訓練,造就實作能力很強的人力素質,可惜求學過程裡沒接觸過管理相關課程,導致職涯的發展格局有限。就算能力再出色,也始終走不到企業營運的核心決策圈,難逃數十年如一日的苦勞命運。

大環境缺乏企業型的設計公司,能夠獨立開業的設計師,頂多能駕馭五到八人以下的小型工作室,若非靠著後天進修,很難衝破困境。有兩種人容易生存,一種叫職人,一種叫管理人,後者的待遇跟生活品質通常比前者好,從管理時間、管理品質,接著管理團隊是必要磨練,懂得用人做大事,會比懂得用軟體來得重要很多。

後記:往後的人生難免入錯行、走錯路,最怕在不適合的位置盲目堅持,將求生意志消磨殆盡。我用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加上同儕間的發展總結出以上四點提醒,站在職涯起點的你,請為自己設定十年計畫,設計系畢業生的命運不該只有忙跟茫,花點時間測試能耐,發掘出獨特不敗的人格特質,將是你和別人拉開距離的致勝關鍵。

【延伸閱讀】

 訂閱《威年催眠秀》用力聽爆

追蹤《威年催眠秀》專屬 IG 頻道 @williamtsengshow,當集來賓精彩金句、私房彩蛋搶先放送。

 
新鮮人卡關必讀的職場求生指南《最後下班的人,先離職》發行以來深受讀者喜愛,2022年四月再版上市,在誠品與各大書店皆有販售,懶得跑一趟的話,就讓博客來 Books.com誠品線上幫幫你。

發表迴響